關於伊19潛艇
伊19潛艇是日本伊15型(乙型)潛艇的第三艘。伊15型是日本戰時建造量最多的一型遠洋潛艇,也就是日本軍方水下的主力艦艇,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當中,擔當重要角色,有不少突出的戰績,就是由伊15型潛艇所創下的。
關於伊19潛艇
伊19潛艇是日本伊15型(乙型)潛艇的第三艘。伊15型是日本戰時建造量最多的一型遠洋潛艇,也就是日本軍方水下的主力艦艇,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當中,擔當重要角色,有不少突出的戰績,就是由伊15型潛艇所創下的。
米格17F
米格17源於米格15的成功經驗,米格局自行基於米格15的一些缺點,尤其在達到音速時的飛行質量問題,作出設計上的改善,主要是主翼的後掠角度加大,F型使用具後燃器的VK-1F發動機,米格17一共有三十多個國家使用,除蘇聯外波蘭中國捷克等國均有授權生產,總產量達一萬架。
鬼怪式小傳
F-4鬼怪II(或稱幽靈II),由麥克唐納(後跟道格拉斯合併,現在再被波音收購)為美國海軍研發的,一種雙座雙發全天候遠程超音速截擊機/戰鬥轟炸機,F-4B是海軍第一種服役的鬼怪式,共生產了649架,F-4B也是第一種進入服役的鬼怪式,後來根據壽命延長計劃,其中228架F-4B被改裝,並被賦予新編號F-4N,而以美國防部長的指示,美國海空軍及海軍陸戰隊,當時共同計劃採購同款戰鬥機,基於空軍的評估需要,有一部份F-4B被借調給空軍使用,而編號更改為F-110(最終根據三軍統一編號,空軍的鬼怪式定為F-4C),各型F-4鬼怪式合計生產了5195架,成為美國軍用史上,生產量比較多的戰鬥機(數字包含外銷或授權生產型號)。
XR528服役簡史,1964年出廠,同年進入皇家空軍序役,1971年編入第78中隊,1982年改駐香港第28中隊,1987年參與南澳洲Maralinga放射性污染狀況調查,其後運返英國,進入第72中隊服役,2001年轉至皇家海軍英國Culdrose基地,作為飛行甲板訓練用途,現已退役並存於皇家空軍Little Rissington基地內。
現存在英國的XR528。
SB2C的開發者寇蒂斯(Curtiss)是設計俯衝轟炸機的重要開發商,其SBC俯衝轟炸機獲得一定的好評,連戰前德國也購入其另一款鷹式俯衝轟炸機作評估,因而後來開發出Ju87俯衝轟炸機,而寇蒂斯也是生產P-40戰鬥機而聞名。
2K12,北約代號SA-6 Gainful導彈車,是冷戰時代蘇聯的防空產物,射程達24公里(遠)一萬二千米(高度),需配合1S91雷達車作導引協同作戰,可同時照射追蹤六個目標,並引導二至三枚導彈攻擊同一目標。
該武器曾出口多至二十多個國家使用,其中第四次中東戰爭,以95枚2K12彈車擊落了64架以色列軍機。
模型是大約2009年製作。
做這東西比較有趣,便是有做戰機類+AFV類模型兩種混合感覺,此話何說?? 導彈是一次性的消耗品,總不能做的太舊~~ 另外導彈部份有不少告示水貼,跟做戰機一類模型的情況相似,而發射台則可以適量加上舊化效果,跟做坦克差不多。
關於YAK-38M
YAK-38M是由雅克設計局,1960年代開發的垂直升降機,機身前段設置兩台縱向昇力發動機,機身後部裝置可作縱向及水平轉向噴流的主發動機,當時英國的鷂式垂直升降戰機已發展成熟,而起初雅克設計局以YAK-36(垂直升降驗證機)作為自行開發的項目,由於後來蘇聯海軍建造基輔級航空巡洋艦,因而量產型YAK-38項目得以加快上馬。
獨立級輕型空母的誕生,是美國政府有鑑於艾塞克斯級空母的建造期較長,期間計劃建造由克里夫蘭級輕巡改造成為航空母艦,可填補當中的真空期海軍航空兵力的空檔。事實上獨立級空母在太平洋海戰中都參與了重要戰役,而二次大戰中海軍航空兵又舉足輕重,獨立級是對打擊日本帝國的中堅力量之一。
獨立級空母在克里夫蘭級輕巡的艦體基礎上,加建全通式航空甲板及機庫。由於艦艇重心上移,為了重心平衡,因此在艦舯部外舷加寬,以增加適航性。雖然如此,獨立級在面對惡劣氣象下航行,艦艇仍會搖擺不定。
模型是大約2009年製作。
越戰美軍空降戰車M551,這是韓國Academy廠版本,比田宮的老版本細節強些,也表現了一些田宮遺漏了的細節,例如底盤垂直面的內凹形狀,但本身亦有不少問題,聽說底盤的裝甲角度跟實車不符。另外以個人觀察,砲塔上的煙霧彈發煙裝置比實際大了一圈的,而主砲的炮壁也明顯太薄(這樣恐怕發射時要膛炸的了~~),我用薄膠片在內壁捆一圈改良一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