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藏號是二次大戰時期,日本大和型戰艦的第二艘。
建造期
上世紀三十年代,日本在退出了一些國際海軍限制條約後,極力開發出新一代的大型戰艦,其實距離上一艘戰艦長門型的竣工期,日本已有十多二十年沒建造新戰艦了。
大和型戰艦是劃時代設計,其七萬噸級排水量,以及9門46cm主炮,使大和型成為世界頂尖級的戰艦。其次其球型艦首,以及三個三聯裝前二後一砲塔佈局,在當時來說都是相當新穎的設計。
基於這種超英趕美式的戰艦設計,日本人在建造大和型戰艦時極盡隱秘。這個軍方代號為A140造艦計劃下,大和號及武藏號分別以一號艦及二號艦為代號開工建造。而由於為了大和型戰艦維修而興建的吳海軍工廠船渠,已安排了用於建造大和號,所以同期建造的武藏號被安排在長崎造船廠的船台上建造。
基於建造隱蔽,大和號船身是藏於船渠內因而外露部位相對少,但武藏號船體是暴露在船台之上建造,基本上整艘船是完全外露,這艘二佰多米長的軍艦建造,必定引起長崎市周遭的人注意,所以造船廠以漁網及棕櫚在船台四周圍繞以作遮蔽。由於要大量採購棕櫚用於遮蔽,使日本國內的棕櫚價格一下子被扯高,以致民間業界抱怨。
三菱長崎造船廠現貌
三菱長崎造船廠舊貌
長崎造船廠船台舊貌
這個就是建造武藏號艦身的第二號船台
然而造船廠是位於長崎市內,附近有外國人出沒處,例如英資的匯豐銀行駐長崎分行,以及外國駐長崎領事館。日本軍方為此在領事館外圍加建倉庫,用以阻擋視線,並且出資購下匯豐銀行大樓等等。建造期內對外國人是嚴控監視,就連長崎市人民對造船廠內的神秘建造物也是禁止接觸,包括目視。
長崎市造船廠,外國領事館及匯豐銀行大樓位置
長崎市原匯豐銀行大樓
對內包括船廠內施工人士也是受監察的,而軍隊內沒關痛癢的人也是禁止接觸相關資訊。建造圖紙平常是保存在雙重保險庫內,雖然如此謹慎,還是發生了部份圖紙掉失事件,而相關的施工者受到了嚴重處分,可見整個造艦施工過程的保密性。
由於武藏號艦身是在船台上建造,於1940年11月船身進行下水式,如此七萬噸級體積的船身進水,必定會引起周遭市民的注意。所以日本當局以防空演習為名,當天禁止船廠附近住民外出,亦因此出動了上千名憲兵警察作防範。而下水時泛起的水花,令附近岸邊的水位一度上漲了30cm。下水完畢後艦身被拖往鄰近的佐世保軍港,完成後續的其餘建造工作,直至1942年竣工。
畫家筆下從船台下水的武藏號艦體
服役期
大和及武藏號服役後,大和取代長門號,成為聯合艦隊旗艦。大和及武藏號初期一般部處於大後方水域下錨,而沒有被派上最前線,因此被官兵們戲謔為「大和酒店」、「武藏旅館」。事實上大和型戰艦服役時,當時已進入航空母艦時代,而大艦巨炮已不是海軍的攻擊主力。
艦員在前甲板操練當中
泊錨在特魯克基地的武藏號
武藏號作為日本天皇的御召艦,1943年負責將山本五十六大將的骨灰從前線運返,裕仁天皇跟一眾武官在艦上留影
武藏號主炮練習射擊
1944年菲律賓海海戰(又稱馬里亞納海戰),武藏號護衛小澤艦隊的瑞鳳號空母,當時有二十架美軍的攻擊機臨近,武藏號以主炮向天轟擊驅趕敵機。
末日篇
大和及武藏號,出撃菲律賓萊特灣前夕
出撃菲律賓萊特灣前夕的武藏號
栗田艦隊陣容,右方輪形陣以大和號為核心武藏號伴隨旁邊
1944年日本已是強弩之末,反攻太平洋的美軍準備登陸菲律賓,日本海軍當局決定集中海軍兵力,對付美軍登陸部隊,其中以栗田健男中將帶領的主力部隊,當中包括了大和及武藏號等五艘戰艦,從婆羅洲出發穿越菲律賓中部,再突入萊特灣。在錫布廷海被美軍攻擊機發現,當時大和及武藏號都是美軍的主要攻擊目標,在遭遇敵機第四輪攻擊後武藏號已有一定損傷明顯地掉隊落伍,在第六波攻擊以後武藏號入水左傾10度並在艦內引發火災,在右舷注水後艦身回復了平衡但艦首明顯下沉。此時航速只剩六節,武藏號開始將艦上傷員轉移,這時美軍已放棄對該艦繼續攻擊,至晚上七時許左舷傾側加大至30度,武藏號由艦首開始沉沒,包括艦長在內超過一仟人戰死(佔總隨艦人員40%)。
沉沒前的武藏號最後一刻,艦首已嚴重入水下沉
沉沒了的武藏號殘骸,艦首破損,中段艦橋等結構橫卧海床,而後半艦身則上下倒置
1944年10月這艘跟大和號同樣為全世界最強大的戰艦,在直接命中了17枚爆彈及20條魚雷,以及捱過了18發近接爆炸的爆彈後,沉沒於菲律賓中部海域。
2015年Paul Allen(Microsoft的創始人之一),在投入資金花了8年時間,終於在錫布廷海水域,尋找到了沉沒在海底的武藏號遺骸。
參考資料:-
Wiki: Battleship Musashi (in Japanese)
尋找戰艦武藏的誕生地
建造戰艦武藏的第二船台
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武藏史料館
combined Fleet - Battleship Musashi
留言列表